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
习于2024年2月视察天津时强调,要“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善作善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一年多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创新城市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举全市之力持续推进,在城乡规划建设、民生服务保障以及城市安全基础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中国城市治理现代化建设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
习于2024年2月视察天津时强调,要“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善作善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一年多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创新城市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举全市之力持续推进,在城乡规划建设、民生服务保障以及城市安全基础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中国城市治理现代化建设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
体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特征要求的方向指引。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一定要坚持人民群众在城市治理中的主体地位。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是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核心宗旨,聚焦“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特征与难点,呼应“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内涵要求,为天津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实践探索提供了方向指引。
引领天津城市治理现代化转型的实践探索。天津市在推进城市治理创新实践中,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以改革方法、技术方法推动城市治理模式与路径创新并取得明显成效。
打造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天津样板”。天津市统筹做好各领域安全工作,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为“平安天津”建设提出新目标与新要求,通过构建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运行安全体系,提升城市运转服务保障水平,提高重大突发事件处置保障能力,打造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典范。
以基础设施与体制机制建设双头并进织密筑牢社会保障网。为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第一步是要着力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尤其是“一老一小”和困难群众救助问题。为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新建、转化配售型保障性住房7500套,为8.1万个困难家庭发放租房补贴。为援企稳岗,在多个街道成立就业驿站,免费为辖区内用人单位和居民群众提供就业服务。2024年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全年新增就业36.8万人。为提升教育资源均衡化水平,实施学前教育普惠保障行动,持续推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辐射引领2.0工程。为探索城市养老新路子,新建养老机构17家,老年人助餐补贴新增受益人口6万人,着力打造“津味养老”品牌。
以城市更新与新兴起的产业发展的双新协同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天津市以高水平发展“十项行动”和“三新”“三量”为载体,探索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式发展路径。持续开展城市更新行动,优化完善城市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通过设立“路长制”管理体系,推动“四好农村路”提质扩面;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津农精品”销售额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元。推动产业园区建设、扶持新兴起的产业,提升发展动能。中国资源循环集团落户天津,以循环经济助推产业体系转型;天开高教科创园注册企业达2500余家,金融与科技服务机构350余家,“一核两翼多点”布局持续拓展;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和科技金融路演中心正式运行,首届五大道金融论坛举办,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贷款增长20%以上,彰显天津金融底蕴。
以“网格+网络”的双网互联模式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智慧化水平。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改革,扩大“证照联办”范围,政务服务效率明显提升。大力推动资源力量下沉,利用网格员的温度与信息化的精度,建设一体化智慧治理云平台,创新群众参与、各方协同治理机制。在社区层面,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载体推动社会治理,建设有温度的基层治理体系,为基层治理赋能。通过数字化平台拓宽市民参与渠道,建立“随手拍”市容问题反馈系统,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治理格局。
以绿色低碳理念与应急风控体系的双向强化共筑韧性安全城市。积极地推进生态环境修复改善示范区建设,促进节能减碳和生态治理体系创新,积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PM2.5年均浓度等指标持续下降;建设新梅江公园北段、柳林公园二期和56个口袋公园,推动城市从“功能型”向“品质型”转变。为营造安居环境,推进“6个100%”提升改造,2024年完成“冬病夏治”供热改造7638户。城市应急管理体系逐渐完备,通过建立市级应急指挥中心,整合气象、交通等数据,实现了对突发事件的全覆盖预警与即刻响应;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模拟极端天气对城市运行的影响,优化应急预案等。
坚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天津市将居民安居乐业作为头等大事。聚焦“一老一小”,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提高育人质量和普惠程度;完善社区“嵌入式”养老体系,打造“三位一体”养老服务模式。通过实施20项民心工程、“15分钟便民生活圈”等系列举措,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普惠化与便捷化水平。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融合发展。坚持目标导向,持续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升生态宜居环境;坚持问题导向,以“一小区一案”推进老旧空间复兴与地下管网改造;坚持结果导向,应急保障、资源配置和要素流通等多头并进,提升城乡治理一体化水平。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创新数字赋能手段,完善基层治理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效路径;加快体制机制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深化“大城三管”模式,拓宽群众参与治理渠道,动员社会力量协同共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坚持城市韧性安全体系建设。重点提升城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联动效能;坚持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提升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上的水准;坚持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和网络舆论情况管控,提供韧性城市建设“天津经验”。